基金公司“心酸要账”实录:为了200多万年息,“搭”进去2400多万

2018年以来,个别信用级别不高的债券“突然暴雷”,造就了一批到处诉讼、追债的“苦主”。

最新法律的文书显示,一些基金公司也在其中。

比如,办公地在上海的长安基金,日前就被披露卷入了“15华业债”的“投资旋涡”中。


这是一个从 https://wallstreetcn.com/articles/3690697 下的原始话题分离的讨论话题